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2 / 2)


  于南说:“阿海哥也去不行吗?他一个人在家多无聊。”

  于路说:“他又不是咱们家的人,去了怎么跟姑妈说?”

  “怎么不是一家人了?他已经上了咱们家户口本了啊。”于南理所当然地说。

  于路一时语塞,上了自家户口本,确实算一家人了,他只好问阿海:“阿海,你去我姑妈家吗?”

  阿海看着于路,点头:“嗯。”他虽然不喜欢去走亲戚,但是他更不喜欢一个人在家。

  于路说:“那行吧,到时候就说你是我朋友。”

  于南小声地对阿海说:“我姑妈都是很势利的人,去了之后多吃东西少说话。”

  阿海笑着点头,于南真是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

  于路的两个姑妈嫁在县郊同一个村里,据说是大姑妈先嫁过去,大姑妈的婆婆帮忙做媒,让小姑妈也嫁过去了。姐妹俩嫁在一个村,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如外人想象的那么亲厚,如果嫁得远,也许感情倒是要好一些,嫁得近了,很多事就要比着来了,比丈夫比孩子比家境,样样都要竞争攀比。人与人之间,最忌讳的就是攀比,一攀比,就容易虚荣,一虚荣,就容易虚伪,就容易伤感情。

  姐妹俩很多事情观念不能一致,但是对于路家的态度却是一样的,能不闻不问就不闻不问,顶多维持一下场面上的关系,一年到头也就只逢年过节来往一下,平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于路知道自己家的情况,对两个姑妈来说,确实是累赘,因此也不主动去攀关系。这次去拜年,于路比往年多买了点东西,另外还给两个姑妈每人拿了个三百块的红包,往年这个红包是没有的。

  大姑妈接到红包,当场就拆开了,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呀,阿路,他们说你现在开店发财了,是真的啊?”

  于路说:“没有发财,开了店是真的,和朋友一起开的。”

  “什么朋友啊,你遇到贵人了。”大姑妈脸上终于露出了点喜色,总算不用担心这个侄子会成为累赘了,至少不会再朝她家借钱了。

  于路说:“回头店里生意好一点,有了钱,我就把阿姑的钱还给你,拖了这么多年,都不好意思了,要不是阿林那臭小子不争气,早就还上了。”

  大姑妈听于路主动说还钱,变得和颜悦色起来:“我就知道我老于家不会就这么垮了的,你瞧瞧,我侄儿终于还是爬起来了吧。回头阿姑再给你去访个好人家的女孩,让你把亲早点结了,年纪不小了,该成家了,免得让我哥地下不安心。”

  于路变了脸色:“阿姑,这个事情你千万别提了,我自己找,真的不麻烦你了。”去年过年因为这事,姑侄俩大半年都没说话,后来还是中秋节于路去送节才打破了僵局。

  “你不相信阿姑?这次阿姑一定帮你物色个好的,不能再像去年那样糊涂了。”大姑妈这会儿终于承认自己去年犯糊涂了。

  于南在一旁赶紧说:“阿姑,我哥自己已经找了。”

  大姑妈高兴地说:“真的?”

  于路看一眼于南,余光瞟到一旁一脸淡定地给于冰剥瓜子的阿海,点了一下头:“嗯。”

  大姑妈说:“这就对了,要早点成家立业的。找的是哪家的女孩,家里是做什么的?”

  于路说:“就县城的,父母是普通人。这事其实还没准,以后有了准信再给阿姑报喜。”

  大姑妈高兴了:“好,勤快点,人品可靠就行。结婚前带来给阿姑看看。”

  “嗯。”于路不善于撒谎,跟他姑瞎掰了这么多,背心都要冒汗了。

  小姑妈则更直接一些:“阿路你店里缺不缺人啊?让阿美去你店里做事吧,她去帮你收个钱买个菜都行的。”阿美是小姑妈的女儿。

  于路心想小姑妈还真是够直接的,一来就让女儿过问银钱的事,怎么不说让她去端盘子收碗啊,他本来是想找熟人来收银的,现在听小姑妈这么一说,反而有点怕熟人了,便扭头看着阿海。阿海说:“收银的暂时不需要,买菜每天五六点就起来了,女孩子不合适。”

  小姑妈看着阿海,问于路:“他是谁啊?”

  于路说:“跟我一起开店的朋友。”

  小姑妈诧异地看着阿海:“就是他和你一起开的店?”

  于路点点头:“嗯。”

  小姑妈心里觉得怪异,这合伙的朋友怎么跟着他上亲戚家拜年啊,自己不回家过年吗?但是也没有当面问,背地里问于南,阿海到底是怎么回事。于南也没说实话,就说这个朋友是外地的,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在他们家过年,便一起跟来玩。

  小姑妈听说不要收银的,也没坚持让女儿去于路店里,大概是觉得于路开个小饭店,没有非去不可的道理。

  回去的路上,于路说:“我本来打算找亲戚熟人来收银,现在觉得,还是另外招比较好。银钱这东西,外人来收,我们可以对账,多了少了就事论事。如果是熟人,对不上账还不大好说。”

  阿海点了下头:“是这样没错。等开店了就去挂招聘广告。”

  他们是在小姑妈家吃了晚饭才回去的,因为要赶回去,晚饭吃得早,这会儿天还没全黑,他们包了辆三轮车送到码头。

  阿海突然说:“你电话响了。”

  于路赶紧摸出手机,一看是个陌生电话,便接了:“你好,请问是哪位?”

  对方说:“是海霸王酒楼吗?”

  “啊,对,我是,请问有什么事?”于路有些诧异,现在又不营业,怎么还会有人打电话过来。

  对方非常热情地说:“你好,你好,我姓周。是这样的,我听朋友说,你家店里菜做得非常不错,还承办酒席对不对?”

  “对,是的。请问你有什么需要?”于路一听,就明白过来,看样子是想预定酒席。

  对方说:“我想问一下,你们店里最贵的酒席是什么价位?”

  于路还没听人这么订过酒席,哪有一上来就问最贵的:“这个是没有定数的,首先得知道你的预算是多少?”

  “哦,哦,我要办五十桌酒席,每桌至少五千块吧,你们不是有那个佛跳墙嘛,就要那个。”

  于路看了一眼阿海:“对不起,我们店面有限,办不了五十桌酒席,最多只能办二十五桌。”

  “这么少啊,那就办二十五桌吧。你算贵一点,越贵越好。”

  于路抽了一下嘴角:“我们店里承办过最贵的酒席是六千六百一桌,你看这样可以吗?”

  “可以,可以,六千六一桌,二十五桌,初八我就要摆酒。你们赶紧去帮我准备东西。”对方急吼吼地说。

  于路说:“这个事我们先得给你设计菜单,等你确认之后,我们签合同,你要预付定金,才能去采购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