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章(2 / 2)


  孟老太太的目光不离知言片刻,盘算着孙媳或许好生养,秦家子嗣繁盛,听闻出嫁的几个女儿都是新婚不足一年便怀了身子,娶来的媳妇也是如此。孟家连着几代子嗣不旺,如今只剩孙儿一个血脉,只愿他早日能开花散枝、多子多福,这也是孟老太太力主娶个秦家女儿的原因,盼着带来旺气能匀给孟家几分。

  知言自是不知孟老太太心中打的主意,闲话约莫小半个时辰,观得老人难支撑,昏昏欲睡,起身笑着陪罪:“太婆婆,说了半日话,孙媳才想起来未曾换过衣裳,真是失礼。太婆婆稍等片刻,容我先回屋,一会再来陪您说话。”

  就初见这一会功夫,孟老太太对知言很是满意,除了她年龄小无可奈何,气度教养都是上乘,像昔日故交亲手教出来的孩子,真是合了宁娶大户婢、不聘小户女的俗语,故唤出贴身心腹冯婆子,命她带孙媳回房,也使了孟焕之回去。

  *****

  知言福过身,跟着冯婆婆刚出屋,廊下一位穿着体面的中年妇女满面笑容迎上前,态度亲热拉住孟焕之说话:“大爷可是回来了,老太太见天盼着,老婆子也睡不踏实,瞧着大爷回府,心里石头才落地。”

  孟焕之语气中透中亲近:“奶娘身子也不好,劳你挂念,真让我心里不安。”并指着来人对知言介绍道:“娘子,这是奶娘,平日在府里大家都唤她周妈妈。”

  从方才一言一行中,知言已猜出是何人,不等周妈妈行礼,她急扶住笑说:“原来是奶娘,怪不得一见便觉得亲近。”

  周妈妈上下细瞧知言,笑得自得:“当不起,大奶奶莫羞老婆子。”

  知言含笑说应该的。周妈妈本欲再说笑,一旁等着的冯婆子轻咳一声,她会意对着孟焕之说话:“大爷赶了几天的路,外头肯定没有可口的吃食,老婆子这就去厨房,盯着人做你爱吃的饭菜,让巧云送到房里,好顺道让她拜见大奶奶。”

  巧云,定是周妈妈未嫁女儿中的一个,她倒打得好主意,新婚不足一月,急燎燎往房里塞起人,看来孟家祖孙还没有说开让奶娘一家出门的话头。知言笑意不改,等孟焕之发话。

  孟焕之面上瞧不出波动,微前俯的身子却收直,婉言拒绝:“我常年在外奔波,也都习惯了,并不觉得有多苦。倒是大奶奶跟着受了许多罪,一会到房里让她抽空将养歇息,晚饭时到祖母处一同用饭。等明早养足了精神,再见家中一干人等,不急于一时,让巧云莫再跑冤枉路,等着明天同大伙儿一起见大奶奶。”

  奶娘讪讪地陪笑,目送孟焕之带知言回房。前些日子,大爷身边服侍的旧人放了出去,听着新过门的大奶奶是个半大的孩子,她因在老太太跟前探过口风,讨了个没趣,想着找大爷的路子,把二女儿塞到房里。

  孟家几代人虽不纳妾,可也没少了通房丫头,再者说凭着自己做奶娘的脸面,还愁大爷生不出情份多照看巧云,说不定能博个二房的名份,生下一儿半女。现她见孟焕之推辞,也并不心灰,日子长了去,在一个府里,不怕没机会,偷瞄上房一眼,自回屋同女儿们做商议去。

  *****

  孟老太太的院子在正中,孟焕之边走指着左路一处屋舍说:“父亲和母亲在世时的住所,现也空着。”神色微带出怅然,落入知言眼中。孟家这是什么风水,遭灾得病,只剩了两个人,眼看着孟老太太如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到时只余眼前的孟焕之一人。

  知言顺着心意说:“得空了,夫君带我过去瞧一眼可好。”

  孟焕之点头,带着知言到自己院中,此处紧挨孟老太太正院右手,正屋五间大房,东西厢房,估摸着正屋旁的角门连着厦屋供下人住。

  知言进屋打量一周,东边暖阁是卧房,东次间临窗也盘着炕,因糊着窗纱不及明窗透亮,光线微暗;西边用多宝格隔出书房,西次间摆着贵妃榻,正堂上首摆着罗汉榻,支着榻几,下首两溜圈椅。再略扫屋内陈设,处处透着精心,她猜度着问:“可是依祖母的意思摆放。”

  冯婆子点头赞许道:“大奶奶好眼光,老太太命人把她抬到这院里,亲自指挥,不错眼盯着为大爷准备新房。”

  可怜天下长者心,孟老太太为着孙儿好,也为了收服孙媳的心,颇下了气力。又是逐通房,又是捧出贵重首饰,更是拖着病体亲力亲为布置新房,不给他们家卖命都说不过去。知言轻鼓腮帮。

  相处数日,孟焕之对小娘子的习性有大致了解,瞅见她又在鼓帮子,猜知言所愁何事,倒还未想到祖母这一层,只当是方才奶娘出现露出的话头,惹得知言心中烦闷。他也并未做解释,过几日便见分晓,当下有更要紧的事要去办,换过衣服交待知言,让她好生休息,抬脚去了前院。

  孟家守在新房外的丫头婆子都是老太太的心腹,见新进门的大奶奶带了人来,识趣地告退,立冬拿出早备好的荷包打赏众人,也都接了。

  屋里只剩从秦家带来的人,知言才觉松口气,急匆匆洗漱更衣后,扑倒在床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补觉要紧,别的事等睡醒了再说。

  ☆、第90章 人靠金装

  次日大清早,孟焕之带知言到族中,由族长带领拜了宗祠,回来后马不停歇在房里接受下人的拜见。

  孟家下人并不多,前后院加起来不到五十人,老太太身边两个贴身心腹婆子冯婆婆和刘妈妈都已见过,再有二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和四个粗使婆子,厨房和浆洗及杂役几处共有十来人。

  前院也只十来个家丁并管事的刘管家,也是刘妈妈的当家男人,再有孟焕之书房使唤的两个小厮和书僮长兴、长山,数来数去就最亮眼当是周妈妈一家。

  孟老太太身边使唤的几个丫头容貌都平平,且不敢抬头多看新人一眼,周妈妈领着三个女儿站在当地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年龄最长的一位少女自称巧云,穿着丫头们的银红袄松青裤,说不上有多漂亮,只正当妙龄,嫩的能掐出水来,细着嗓子做自我介绍,抬头偷瞄知言数眼,又把目光转向孟焕之,含着脉脉情意。

  知言并未偏头去瞧孟焕之的反应,受周家三女儿巧月的礼,巧月观年龄恐与知言相仿,许是年纪小未开窍,不像姐姐那样露骨,只对知言的穿衣打扮生出兴趣。

  再小一点的巧珍尚年幼,倒是礼数周全,张着稚嫩的童音请安。

  观得以上三人并周妈妈在屋中的做派,也就不难理解孟老太太一心要打发他们一家出门。离了孟老太太,冯婆子和刘妈妈都装了鹌鹑,只听得周妈妈一人说笑打浑,旁若无人,完全没把知言及秦府诸人放在眼里。她家男人老周头倒是老实本分,在前院当着杂役头子,此时垂手候在院中。

  孟焕之生母去世时,他才三岁,奶娘对他有半母情谊,相依相守多年,幼时未觉察出奶娘的变化。随着他常年在外,家中祖母身体每况愈下,倒让奶娘养大了胆气,仗着是太太的陪嫁和大爷的奶娘拿起威风。孟老太太几次欲下手整治,终是顾及早逝的儿媳及独孙的情面投鼠忌器,反更助长奶娘的气焰。

  此时厅中,孟焕之也觉瞧不过眼,偏头只对知言说:“我已使人请了族中人并舅家几门姻亲,定在后日家中摆酒,这两天先让刘妈妈继续在你身边听唤,等认过了人,再让她回祖母处。”

  知言笑吟吟点头说:“我明白,有劳刘妈妈,让你又受累了。“

  刘妈妈笑着推辞说不敢,周妈妈也暂闭上嘴巴,眼睛却是不离坐在上首的孟焕之与知言,屋中一时寂静,无人开口说话。

  孟焕之端起茶碗,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垂目对着漂浮的茶叶出神,窥不出他的喜怒。

  知言看孟焕之一眼,瞧着他神色纹丝不动,想了想,做主让众人都散了。孟老太太屋里的两位婆子率先领命退下,其余人等也都跟在其后鱼贯而出。

  周妈妈并未同去,满面堆笑走到孟焕之眼前:“大爷累了这半日,巧云天不亮就起来,亲自下厨做了几样点心,并盯着人煨好汤,也都热乎着,不如先用几样。”

  孟焕之不欲在人前太伤奶娘情面,只问起知言:“娘子觉得如何,可是想先用一点。”

  这个么,不能干出扶着梯子让别人来拆自家房子的事,知言当是回道:“许是连着坐了几天车,今日还是没甚胃口。夫君若是觉得饿了,不妨先垫一点。”

  孟焕之嘴角微勾,眼底泛出一丝笑意,清清喉咙说道:“算了,快近午了,等着用午饭便是,谢过奶娘一片心意。”

  周妈妈露出失望之色,面色垮拉下来,说话声调比之前低了两度:“客气什么,大爷若是想起桂花糕,吩咐巧云再做,费不了多少功夫。”

  孟焕之直言拒绝:“我现如今不比幼时那般爱吃糕点,觉得甜腻腻的,奶娘不用再忙活。”

  周妈妈面上挂不住,再不识趣也能听出言外之意,自己可劲为女儿卖好,大爷只字不提,再纠缠下去,惹恼了他,把路堵死,反让巧云没了机会,故带着几个女儿也退下。

  知言才没兴趣瞧什么巧云、巧月面上的表情,只因方才说起桂花糕,勾起馋虫,偷着咽了咽口水。她再抬头时对上孟焕之的双眸,满是戏谑,忍着笑的样子。

  知言继续淡定,笑毛,你都是我碗里的菜,现在吃不上,难道推到别人面前让先嚼一遍,哼!

  知言瞪着眼睛气鼓鼓的样子,让孟焕之更可笑,握拳轻咳一声,嘴角噙笑,又对着茶碗发功。

  聂妈妈和几个丫头躲在背后私底下交换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