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章(2 / 2)


  比起单福满,马富源更加担心,全村这么多人吃光了家里的存粮可就要扛肚皮了,万一到时乱起来,他去了玉水也不得安稳。

  李红英这几天也没敢多煮米饭,每顿都杂了一半的红薯。她的胃本就不好,这连着几天的红薯一吃,脸都有些白。

  第四天,桂香搁下筷子对李红英说:“小娘,明天开始多放些米吧。”

  “啥?”单福满往自家闺女瞅了瞅。

  桂香眯着眼笑:“家里的粮食还是够吃的。”

  桂平越来越佩服他姐的决定,样样都滴水不漏、恰到好处的,他还记得听说桂香要花钱买自家的米时他眼珠子都惊出来了。她姐前几天故意不拿粮食出来也有她的用心。

  但幸运的也只有桂香一家而已,那些往日里本就吃不饱饭的家哪里有什么余粮?她依稀记得下一年村里真的饿死了人。桂香不是什么圣母,但也见不得旁人活活饿死,她之所以选择马富源家卖粮食不过也是指望他能出手救一救这些人罢了。

  ……

  侯春生转人省军医三天后才退了烧,背上的伤才结了盖子,他就又归了队。灾后的工作比之前更严重,这天气一热,细菌疯长,蚊虫也比之前厉害。他们住的帐篷在较高的地方,饮水不方便,有不懂常识的士兵要喝那河里的水,当天晚上就发起了热。

  春生急忙报告上面,下达了紧急命令:“任何人不得喝河里的生水。”

  水灾过后,疟疾高发,他们一行人一面要处理死掉的人,一面又要照料活着的人。抗灾以来,侯春生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自己最近见过桂香。

  那之后春生背后的伤口挣开过几次,连着发了好多天的低烧。

  天气越来越热,两个多月的救灾活动总算到了尾声,七月份队里有集训,他们连回家都不及就直接回了队里。

  ……

  水塘村的麦子叫大水泡过,产量极低。幸好夏天来临后,天气正常了些,但长期的集体养成的懒习惯还在,反正干多干少工分一样,谁乐意多干?

  马富源担心的正是这一点啊。

  单桂香最近常去马小红家,见马富源有些神情恍惚,扯了扯小红的袖子问:“叔叔这是怎么了c?”

  马小红叹了口气道:“生产队里去年的收成本不好,打春的时候就超支了,这下水灾一闹,更是拮据。我爸正愁着这事呢,可我也不能为他分忧。”

  桂香知道这事的根源在哪,忽的想起大水之后河埂上淤积起来的地,分田到户的时候她家就得了一块的,只是现在还是荒地,要是能集中起来……

  桂香这天放学后故意带着马小红去了那边,说是河边长了块地出来。马小红到了那里就呆住了,这河岸和农田搭界的地方本生的都是些杂草,也没人在河埂上种过庄稼,这回涨水,淤泥被带到了埂上,被太阳晒干了混在河岸边,一眼望过去像是刚刚干涸池塘底,既平坦又肥沃。

  桂香恰到好处地提醒:“这里要是能生了庄稼,咱村里就没啥人饿肚子了。”

  “我现在得赶紧回去叫我爸来瞅瞅这地!”小红一溜烟跑回家去了,全然顾不得脚下踩得稀烂的泥土。

  马富源到这里时,桂香还没走。马富源一望见那地,激动地热泪盈眶:“这是因祸得福啊。”

  桂香咳了咳:“马叔叔,这地你举得该给谁种?”

  马富源想也不想直接答道:“当然是叫队里拿去种!”

  桂香摇摇头:“马叔叔,去年队里可是赤字吧,也许这地就是给咱老百姓填肚子的……”

  马富源一下拧了眉,一双眼睛顿时没了光彩,这个集体再进行下去,怕是大家都吃不饱饭,忽的想起家里忽然多出的存粮,还有上次救人的事,马富源忽然对眼前十几岁的女孩子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绪。

  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道:“你觉得这地该给谁种去?”

  桂香笑:“叔叔,我可不打算鼓动你走资本主义,不过他们那一套确实能填饱肚子!”

  马富源也笑:“眼前不就是要填饱肚子吗?”

  马富源一回去就将村里的干部都喊到他家来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大致的意思是带领这大伙开垦这一大片荒地,之后暂时每家取一小块做自留地,做完了集体的,就能各自回去种那块地。

  一听完他的话姚贤平率先站起来反对:“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坚决要打压!”

  马富源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人竟然是思想最开明的姚贤平:“老姚,我说了这是暂时的政策,先解决了大伙的温饱问题再将这地收回来。”

  “这是饮鸩止渴,助长不正之风!这灾是救过了,之后谁还愿意去地里干活?每家每户都顾着自家地里的收成,集体可就散了!”

  “老姚……”马富源有些疲惫了,他怎么会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呢?这是他并肩作战了十几年的朋友,竟也不理解他。

  姚贤平一下站了起来:“好了,你不要想说动我!反正你十月份就要去玉水了,这水塘村的事你就少操些心就是。”

  马富源一听他这话,脾气立马上来了:“姚!到时候,我必然是会走的!但这地我还是要种,这水塘村还是我当的家!况且要是上头打右,我一人来扛!”

  马富源将桌子使劲一拍:“想大家饿死的给我站左边,想大家活命都站右边。”

  他们的书记很少说话这么凶悍,一群队长和小干部面面相觑,都不知帮哪边的好,他们既想活又想服从上头的指挥!但队里的收成大家肚里都有数,再这样下去,真的活不了命。队伍很快排好。

  马富源喊道:“七比四!明个起就召集大家去开荒。”

  “好好好!这书记我也不干!你们这些忘本的人,我就是穷死、饿死也要牢牢地记住那些阶级苦!我爷爷受了一辈子地主的气,我绝不参合你们的事!”姚贤平直接推了门出去。

  屋子里一时间静悄悄的,一队队长的爷爷被地主打断了腿,六队队长的叔叔也受过地主的迫害。谁都没忘记那阶级苦。

  马富源咳了咳道:“这地到底还是公家的,你们到时候丈量清楚了,写到账本里去,只是今年春天的小麦毁掉了,秋后这地都得上缴。”

  一听说自己种多少得多少,不论哪一家都像是伺候慈禧太后一样,细细地耕、慢慢地种。有的人甚至在地里忙活到半夜,一遍湿肥后又补了一遍水,硬是将有些小坡度的田到掰直了,有的甚至在自留地里极为细致插起了秧苗。那些平日里不愿早起的人也老早扛着洋锹到地里理水去了。

  单家也得了块地,桂香惊讶的是这块地和分田到户的时候是同一块,或许冥冥中真的是命中注定。是谁的,跑也跑不掉。

  这几天单家忙得很,单福满白天要去做木匠,回来的又晚,根本顾不得照顾地里。桂平干脆请了三天的假,帮他娘把地里的稗子扯了,又忙着把水圈好了。

  大暑一到,火热的太阳都快将水塘村烤化了,李红英这天在地里中了暑。桂香因此连着好些天没去玉水话剧社,天天去地里帮李红英干活,但终究是女人,吃力地狠。

  赵亮和赵光每每路过她家这块地都过来帮忙,桂香悄悄把自己留下的粮食送了些去赵家,一方面感谢这两个晚哥哥,另一方面桂香乐意见到李红英笑。上一世她的这位母亲,确实是太苦了啊。

  这天断了黑,桂香和李红英才回来,望见马小红的小摩托齐齐整整地放在门口,似乎等了很久,但却是一脸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