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雪中春信第81节(2 / 2)


  女眷们不像男人推杯换盏,筵散得早,又挪进前厅说话去了。

  肃柔和尚柔在外间查看点心果子,趁着这个当口,肃柔道:“安哥儿再过两年就开蒙了,长姐也可为自己考虑考虑。如果守在伯爵府让你厌烦,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心,想法子从那个家里脱身出来。”

  尚柔听完,略出了神。人的想法一时一样,并不会长久不变。现在觉得丈夫瘫了,公婆不插手院里事,自己安心带着孩子很好,但再过上一两年,就不知怎么打算了。

  “这事,其实我也想过,就算已经把陈家踩在脚下,但若说和离,还是有很多顾忌。后来听说了三妹妹那事,晴柔平时那样文静胆小的人也有如此大的决心,细想想,我怎么就不行呢。”说罢冲肃柔笑了笑,“你不必记挂我,若是我哪天想挣出来了,家里人会帮衬我的,绝不会叫我受委屈。倒是你,离家在外多有不便,去了那里一定要保重,要常写家书回来。”

  姐妹俩又唧唧哝哝说了会儿话,方和女使一起将果子端进前厅。

  大家闲谈一阵,夜也已经深了,毕竟家家有长辈,回去得太晚不合规矩,肃柔便逐个送走了姐妹们。

  元氏和凌氏也带着媳妇回去了,上房只剩下太夫人和潘夫人,到这时肃柔才挨在潘夫人身边坐下,轻声道:“祖母,母亲,我明日一早就要动身了,请祖母和母亲千万保重身子,等着我们再团聚的一日。先前我有些事瞒着你们,不曾告诉你们实情,现在时机成熟了,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了。介然前阵子因这件事被误解,受了好些委屈,今日我代他向长辈们澄清,也算替他洗刷了冤屈。”

  太夫人和潘夫人面面相觑,不知这回又是什么石破天惊的真相。

  结果真相确实令她们错愕,肃柔说:“府里那个稚娘,不是他的什么青梅竹马,不过是陇右派来暗中护卫他的哨户。稚娘有丈夫,鋆哥儿也是她和丈夫的孩子,咱们是迫于无奈,将她们母子借来一用,介然和她是清白的。”

  太夫人倒吸了口气,“这……这是怎么话说的!你们这两个孩子,胆子也太大了。”

  潘夫人目瞪口呆,“我说怎么忽然冒出个外室来……气得我险些锤死他。”

  肃柔尴尬地讪笑了下,“所以要请祖母和母亲担待,是我们荒唐,弄出这瞒天过海的骗局来。好在官家那头勉强蒙混过去了,也因有这孩子,官家才能答应放我们离开。当初想着兹事体大,不让你们知情,至少不将你们拉进漩涡里来,如今尘埃落定了,我才敢说出实情,也免得介然背一辈子的黑锅啊。”

  心头一阵急跳,终于慢慢平静下来,太夫人反倒生出了庆幸,“这么说来,介然这孩子愈发靠得住了。虽说前两日闹了一出辞爵,也叫我们看见了他的真心,但前头毕竟有龃龉,心里难免疙瘩。如今这疙瘩没了,可说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了,你就大胆跟着他去吧。他说了,就算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你,这话在我们这里已经兑现了,我和你母亲信得过他。”

  肃柔心下坦然了,转过头,正可看见他在前厅坐着,和伯父叔父他们谈及加急赶回陇右的路线。奇怪,从对他百般厌恶,到现在依赖他、顾念他,对他深信不疑,也才大半年光景,这人就是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能力,善于俘获人心。

  他大约察觉了,调转视线朝她望来,隔着珠帘脉脉一笑,自有会心的温情。

  他们小夫妻恩爱,对太夫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长舒一口气,偏身叮嘱肃柔:“稚娘有大义,日后咱们少不得照应,你们远在边陲,不必记挂他们母子。官家这回既能让步,说明还是看重陇右的,只要陇右如常,上京便一切无虞。你伴在丈夫身边,要时时行提点之职,万事切要三思,千万不能因疏忽,引得官家起疑。”

  肃柔说是,“其中利害,我心里都明白,介然也不是莽撞人,回去之后自然谨慎行事,尽力安抚官家和朝廷。”

  太夫人点了点头,怜爱地打量了她一遍,不无遗憾地说:“孩子长到这么大,里头一大半时间都不在我跟前,原想出宫之后祖孙好好在一起的,现在又要分离……怪道小时候给你算命,衔牌的雀鸟抽出一张展翅的孔雀来,说你不会囿于方寸之地,会往更远更开阔处去,现在果然应验了。”

  肃柔挪过去,紧紧抱了抱祖母,伤情道:“我真是不孝,不能为家里做什么,也不能代爹爹侍奉祖母。别的姊妹成婚后还能帮衬娘家,我倒好,就这么走了,舍下至亲骨肉,奔自己的前程去了。”

  太夫人拍了拍她的背,“人活于世,都有自己的重任,你舍了小家,才能为大家啊。陇右外邦人很多,边民也需要教化,你是嗣王妃,将来还会是武康王妃,既有这个身份,就该担起传扬中原风土和民俗的重任来。创办举子仓,开设女学,让边陲百姓更加懂得中原文化,也不枉跋山涉水这一遭。”

  肃柔赧然笑道:“祖母果真懂我,我早就想好了,要在那里做出一番事业来。上京虽开化,但繁文缛节太多,出阁之后女学就不便再开设了,实在可惜。介然说陇右不一样,那里的女子不受拘谨,成了婚也不会囿于内庭,正合我的脾胃。”

  所以跳出墨守成规的框框,还能发现更大的世界。去往那么远的地方,除了阔别家人这项不足,剩下的便是各种新奇的见闻,和可以期待的思想碰撞。一切的未可知,让这场迁徙又变得有趣起来。

  明日一早就走,肃柔说不用送别,免得伤神,深夜从张宅辞出来,就算道别了。

  家里长辈和兄弟姐妹们送到门上,太夫人为她准备的东西装了满满三个包袱,又对随行的女使婆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小娘子,万万不能马虎。

  肃柔夫妇站在车前,朝长辈们俯身行礼,太夫人勉强笑道:“你们明日一早要赶路,快回去吧。山水总有相逢的一日,当初你爹爹不也上京陇右两地跑吗,只要有心,回来一趟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一想确实释怀了,肃柔道是,由赫连颂搀扶着登上了马车。

  只是心里万分不舍,回头探看,看台阶前的身影慢慢远了,模糊了,直到拐上御街,再也看不见了,才怏怏坐正身子。

  身边的人就着檐下灯笼看她的脸,知道她难过,握了握她的手道:“娘子,咱们定个五年之约,五年后我一定带你回来省亲,成吗?”

  五年,陇右五年间安定繁荣,官家的疑心想必也消了。再回来,只是单纯的走亲访友,就可以没有那么多的盘算和芥蒂了吧!

  总算还有希望,有希望就是好的,回去洗漱后歇下,第二日天蒙蒙亮,赶到了芙蓉渡。

  这回走得安静,安静得有些冷清。该道别的朝中好友同僚们,已经在前一日散朝就打过招呼了,言之凿凿约定,待日后回来再大醉一场。没有人相送,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好事。

  通往古渡口的小径两旁长满了尖细的青草,一路行来,叶面上凝结的露水打湿了裙角。放眼看,远远见码头上停泊了一艘福船,岸边站着十几名身着轻甲的禁卫,那些都是赫连颂安排下,护她周全的。

  可惜不能一起走,肃柔觉得前途渺茫,他察觉了,扶着她的肩安慰:“至多两个月,等你入西宁州的时候,我出城去接你。”

  肃柔仰头望他,“我是乘船,一路稳妥得很,只是担心你受累。还有战事……刀剑无眼,可不能冒进。”

  晨风吹起她鬓角垂落的发,纷纷扬扬,搭在她纤长的眼睫上。他伸手替她抿到耳后,说放心,“大军在爹爹掌控之中,那两位叔父不过拿捏了些皮毛,根本不足为惧。这次赶回去,不过是练练手,顺便圆了爹爹病重的谎,战局早就控制住了,不会有危险的。这一路景致不错,你就权当游山玩水吧,等你到时,战火已经平定了,到时候我带你逛武威的夜市,去看龟兹人跳舞。还有你喜欢的旋炙猪皮肉,那里用的是西域的野猪,比上京的更肥美、更地道。”

  他越描述,她眼中笑意越盛大,对于爱吃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满足口腹之欲更有吸引力的了。

  她重又振作了精神,替他整整衣襟道好,“那咱们就在西宁州碰头,到时候官人要早早在城外接我,要好好抱抱我。”

  他说好,无限眷恋地吻吻她的唇角,“这阵子好生照顾自己,若有任何不适,都要告知身边的人,千万不能忍着,记住了?”

  她点点头,伸出手臂圈住他的腰,把脸埋进他怀里。他温情地抚抚她的脊背,小声说:“很快的,很快就会重逢,我保证。”

  看看天色,船要起航了,他也该上路了,于是亲自将她送上船,自己方率领禁卫翻身上马。

  回头望,她就站在船舷边上,捏着手绢向他挥动胳膊,“官人,一路保重,别喝生水,小心蛇虫。”

  他发笑,拔转马头高声应了声“好”,然后策马扬鞭,顺着直道疾驰而去。

  第108章

  一路往西行,过了郑州便到西京。

  肃柔原以为自己从没乘过船,这样几百里水路难免会晕船,谁知倒还好。毕竟是内河,不像江海里那么颠腾,虽到水面开阔处,难免会有些波澜,但经过几日几夜的适应,从最起先的“提心吊胆”,已经平稳过渡到了现在的八风不动。

  杨妈妈说这是因为娘子身底子好,身底子不好的,略一颠荡便撑不住了,雀蓝就是。

  这几日雀蓝可是吐得胆汁子都快出来了,瘫在铺板上直哼唧,床前放着一个盆儿,想起来就是一阵掏心挖肺。

  关于晕船,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随行的郎中开了几味药,结果却是越喝越吐。后来只能让她含着姜片,慢慢地,吐着吐着习惯了,有一日症状全消,往来甲板,竟能做到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