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雪中春信第66节(2 / 2)


  付嬷嬷却道:“闹起来了,就有人往外传,两件衣裳不值什么,娘子挣了贤惠大度的名声才最要紧。”

  肃柔淡然笑了笑,其实贤惠大度的名声对她来说不重要,上回赫连颂回来说,陇右的公公身体很不好,陇右向来是内外必争之地,人心也从来没有沉淀,不早些回去,大局不稳固,万一根基出了闪失,那么他这个质子在上京便岌岌可危了。

  至于稚娘……原名应当也不叫稚娘,肃柔不知道她叫什么,只是觉得让她充当了妾室这个角色,多少有些对不起她。赫连颂曾说起过她的来历,以前的稚娘是暗哨也是死士,陇右有这样的哨户,世代为护主而生,这种人必须活过四十岁,才能卸职回家生儿育女。稚娘呢,在上京多年,有了相爱的人,如果不得准许,一对有情人就得再等二十年才能在一起。如今这样的安排也算双赢,虽然不能与丈夫光明正大示人,但暗中往来不是难事。

  再者说,他们一家三口终会有离开上京的一日,也许多年后官家信任陇右,再也不需要扣留质子,自己也会带着孩子往来陇右与上京之间,到那时嗣王府便不用存在了。赫连经纬娶的是关外女子,赫连颂娶的却是上京姑娘,若十年后官家还是对陇右心存怀疑,届时就算把嫡子送来,有张家庇佑着,总比赫连颂当年强一些。

  唉,心思纷乱,这段时间考虑得太多,着实累人。今日下雪,难得这样的机会,想了想转身从案上取过一支笔来,蓬松的羊毫正可以用来扫雪,吩咐了蕉月一声:“取只玉碗来。”

  蕉月依言捧着白玉碗到了她跟前,问:“娘子要这个做什么?”

  肃柔说制香,“有一味香,须用头茬梅蕊上的雪做引子,一年之中只有一次,可不能错过好时机。”

  蕉月恍然大悟,“雪中春信?”

  肃柔嗯了声,披上斗篷便往园子里去了。

  嗣王府的花园,真是个奇特的地方,赫连颂喜欢收集奇花异草,并且这里的风水似乎很养这些植被,连当初用来负荆请罪的仙人掌,都是园中自己长的,那么老大一棵,过冬用稻草披盖起来保暖,到了开春可以继续茁壮成长。园子的东南角,那棵梅树更是开得热闹,枝丫嶙峋,构建出一种枯朽和艳丽奇异碰撞的美,走到树下,仰首就能闻见清幽的香气。

  肃柔一手举起碗,一手举笔小心翼翼扫下梅心那一小簇雪,感慨着:“雪里已知春信至……等熬过这漫漫严冬,春天就在不远了。”

  雪上沾染了梅蕊的花粉,放回室内很快融化成花露,结绿和雀蓝已经将需要的几味香料碾成了粉,肃柔襻起袖子,在和香盘中一层香料、一层花露地调和。因线香干得更快,用唧筒一支支压制好,放在炉边烘烤,那氤氲香气随着水分蒸发,逐渐升腾飘散起来,很快弥漫了整间屋子。

  忙了几个时辰,转眼已经晌午了,厨上搬来食桌,倒有好几个菜色。她三心二意地,随便用了两口,就吩咐下次一切从简。待吃完刚要睡下,外面有婆子进来通传,说荥阳侯府少夫人打发人来报信,张府上老太君染病卧床了,问王妃可要回去探望探望。

  肃柔一听,那点瞌睡立刻就吓没了,忙进内寝换了身衣裳急匆匆出了门。好在两家距离不远,只是碍于大雪路滑,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到家。进了园子直入内寝,打眼见几个姐妹都在,正围在榻前,伺候太夫人吃药。

  老太太听见脚步声抬眼,看她冒雪进门不由笑起来,“不过是偶感风寒,竟把你们都惊动了。瞧瞧,我好着呢,哪里就病死了。”

  肃柔见祖母脸上虽有些病气,但精神不算坏,悬着的心才放下,抚胸道:“祖母一向健朗,平时也没个小病小灾,忽然说病了,我们哪有不着急的道理。”一面问至柔,“请了哪位大夫来瞧病?”

  至柔道:“伯父去请了宋提领,宋提领说没什么大碍,就是忽然变天,祖母受了风寒,吃两剂发汗的药就好了。”

  肃柔颔首,正要说话,忽然外面传来好大的动静,绵绵那件镶着孔雀金丝的斗篷,摩擦起来声如破冰。人还没到内寝,呜咽声就先到了,嘴里喊着外祖母,一头扑到了太夫人榻前。

  第89章

  太夫人“哟”了声,笑着说:“这是怎么了?外祖母不是好好的吗,哪里值当你掉眼泪?”

  先春和次春上前搀她,含笑劝慰:“老太太只是染了风寒,养两日就好了,申娘子不必担心。”

  绵绵红着眼睛站起身,见大家都笑话她,不由有些不好意思,掖了眼泪道:“只听说外祖母病了,还以为病得很重呢,吓得我肝儿都快碎了。现在见外祖母没什么大碍,我就放心了。”说罢讪讪笑了笑,“长姐和二姐姐也回来了?”

  尚柔和肃柔颔首,又听太夫人感慨,目光悠悠转过每个孩子的脸,欣慰道:“儿孙满堂就是这点好处,万一有个伤病,孩子们都在跟前,看着心里也欢喜。今日下雪,你们姊妹难得凑得齐全,上外头组个茶局吧,别在内寝了,免得过了病气。”

  尚柔道:“我们回来,就是想多陪陪祖母,就怕祖母累了,我们在跟前反倒叨扰。”

  太夫人道:“我已经睡了两日了,这会儿也睡不着。”一面转头吩咐冯嬷嬷,“要不然搬张桌子进来,远远放着吧,我们祖孙好说说话。”

  冯嬷嬷应了,出去指派女使布置,一会儿桌椅温炉都齐备了,大家回身坐下,听太夫人慢悠悠地说:“今年下雪比往年早,盼着不要缠绵太久,耽误了晴柔的大婚。”

  算算日子,还有十几日就是正日子了,只不过晴柔是三房庶女,张秩不会花太多心思在这个女儿身上,昏礼操办起来也不如其他几个姊妹隆重,甚至有些悄无声息地,不知凌氏安排得怎么样了。

  晴柔已经习惯了被漠视,因此也不觉得有什么可计较。不知是不是定亲有段日子了,那种待嫁的忐忑早就褪尽,听祖母提起,不过淡淡一笑,“还有好几日呢,未见得能下那么久。”

  大家复又去问晴柔妆奁准备得怎么样了,姐妹们的添妆她都收到了,这样陪嫁至少看上去体面些,不至于都是花瓶器具等虚抬。

  晴柔道:“我姨娘和阿嫂也帮着张罗,大约预备得差不多了。”其实颇有些不上心的样子,也不太习惯大家都来议论她的亲事。

  于是又调转了话题,肃柔提起昨日进宫遇见了成国公夫人,把人家的托付回禀了太夫人,末了问:“资政殿大学士家的五娘子,如今怎么样了?颉之先前说秋闱中榜再行议论婚事的,眼下功名有了,还不登门说合吗?”

  太夫人说起那门婚事,不免有些怅惘,“叫人捷足先登了。咱们家相中的好姑娘,人家当然也中意。我早说了先托大媒登门打个招呼的,偏偏颉之怕自己不能中榜,委屈人家姑娘,这下可好,等他得了功名,姑娘也被人聘走了,我现在想想还不甘呢。”顿了顿又问,“成国公夫人有心给她家表侄女说合亲事?”

  肃柔应了声是,“永州节度使家的二娘子,两家门第相当,只是不知道姑娘怎么样。”

  这话才说完,就听尚柔接了口,“永州节度使刘寄?她家夫人和我婆母是一母同胞,里头还有一段故事呢,那时我婆母在家很得宠,抢了姐姐的亲事,这才嫁进荥阳侯府的。后来刘夫人嫁了刘节使,一直在永州,没有回过上京。”

  大家不由唏嘘,难怪陈盎出事之后,荥阳侯府的路那么窄。这里头的秘辛,尚柔是不久前才听说的,当初陈侯和刘夫人虽未定亲,族中人却都知道,到最后妹妹替了姐姐,大家嘴上不说,但对陈侯夫人,可说是极尽鄙夷。

  太夫人听罢,匀着气息说:“其实要论我的想法,实在不愿意再和陈家有牵扯,如今既是成国公夫人保媒,刘家和陈家也没什么来往,若是姑娘样貌品行好,倒也不是不能结亲。不过还是要仔细打听打听,姑娘嫁人要慎重,男孩儿娶亲也是一样。或者等雪停了,天气好起来,请成国公夫人到家里做客。”毕竟身上没好利索,太夫人说话还有些喘,略停顿一下才又道,“届时成国公夫人必定会带刘二娘子一道来的,到时候仔细相看相看,再决定可要说亲吧。”

  冯嬷嬷坐上床沿,探手在太夫人背后捋了捋,和声道:“老太太的精神头还没回来呢,且少说话,听小娘子们商讨就是了。”

  太夫人笑道:“那可是要憋死我了,我就爱和孩子们拉家常,今日好容易都回来……”一面问绵绵,“在伯爵府怎么样?和家中公婆妯娌相处得好不好?”

  绵绵扁嘴道:“郎子对我很好,公婆也算厚道,就是那些小姑妯娌玩不到一处去。她们个个自视高贵,门缝里瞧人,就算偶尔说上几句话,一个个都端着,不屑搭理我似的。”心里当然不服气,转头问在场的姐妹,“难道我这人很没意思吗?你们说,实话实说。”

  这就有些难为人了,最后还是寄柔快人快语,毫不遮掩地说:“表姐刚来上京的时候,我们也和你玩不到一块儿去。你这人嘛,善于钻营,不讨人喜欢,老霸占着祖母,好像祖母是你一个人的,让我们很不舒服。”

  至柔也附和,“除了钻营,还市侩、铜臭、自以为是。”

  绵绵震惊地“啊”了声,“我就这么讨人厌吗?”

  当然话有说回来的时候,寄柔道:“相处得久了,才发现表姐还是有好处的,起码你直爽、大方、坦荡。我们现在很喜欢你。不过你初到婆家,人家和你不相熟,难免有些孤立你,等时候长些,会好起来的。退一万步,就算她们不喜欢你,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难道还求着她们和你玩不成?”

  绵绵呢,心里当然有自己的打算,终归到了人家门头里过日子,还是以和睦为主。刚才妹妹们的话直达痛肋,也让她直面了自己的短处,愈发坚定了以后扬长避短的决心。到底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只要对她们好一些,必定能够焐热她们的。

  后来太夫人又问起赫连颂,“听说前几日去幽州了?这么冷的天,又赶上下雪……什么时候回来?”

  肃柔道:“还不一定,说是少则十日,多则一个月。”

  “一个月啊……眼看着都要过年了。”

  关于这位嗣王干的好事,如今阖家都已经知道了,大家为肃柔惋惜不已,没想到这样周全的人,最终也逃不过为丈夫纳妾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