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雪中春信第15节(2 / 2)


  张秩听了,也是束手无策,背靠着院墙抱怨,“在禁中十年,早怎么不提拔?”

  这谁知道呢,或者发现失之交臂,忽然回过神来了吧!

  兄弟两个在园子外面商议了半晌,也没能想出解决的办法,这件事暂且只好搁置。第二日散朝,张矩在三出阙前徘徊,思忖着是不是找温国公再想想办法,可巧温国公和宰相一同出来,张矩见状,便也没好开口。

  无可奈何,唯有等得了机会再说,正怅然要登车,忽然见赫连颂和殿前司的人经过,就是那么灵光一闪,他扬声唤了声“王爷”,赫连颂顿住了步子,转头望过来,“留台叫我么?”

  张矩点了点头,神情里不免透出几分尴尬。他其实从未想过因私麻烦这位嗣王,毕竟谁也不会拿兄弟的命,作为走人情的工具,但如今是没有办法了,虽然最终的结果也许并没有什么改变,但至少作过努力,也尽了伯父的责任了。

  他慢慢搓步过去,拱了拱手道:“在下今日在潘楼设筵,请王爷赏光。”

  赫连颂哦了声,笑道:“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吗,倒有好几个设宴的。”

  张矩忙堆了个笑脸道:“上回蒙王爷宴请,这回换我做东,无论如何,请王爷一定赏脸。我听说潘楼近日刚酿出了一批好酒,因此邀上王爷,一同赏鉴赏鉴。”

  赫连颂素来是个有内秀的人,闻言不过一笑,倒也没有说其他,拱了拱手道:“留台有心,那今日就劳留台破费了,晚间我一定赴约。”

  “好好好……”张矩暗暗松了口气,这也算走投无路时的一点曙光吧!他知道赫连颂和官家的交情,与其通过后宫的那些贵人娘子使劲,倒不如托付赫连颂,成与不成,就在此一博。

  一切说定,各自别过,因惦记着这件事,张矩在衙门里也静不下心来,索性早早回去换了衣裳,时候差不多了,便先去潘楼等待。

  临街的酒阁子包上一间,让人燃了香,上了茶饮,自己独自在垂帘前坐着。外面吹进来的风带着些暑气,他烦闷地扯动了一下领口,俯身朝下望。天将要暗下来时,出入的人也渐渐多起来,有好多熟面孔,拱手抱拳寒暄,上京的夜,一向如此繁华热闹。

  又等良久,还是不见赫连颂的身影,心里揣度着是不是人家临时绊住了脚,来不了了,这时小厮唤了声郎主,朝楼下指了指,张矩顺势望过去,见人已经到了门前,年轻的嗣王一表人才,连将手里马鞭抛给随从,也透着几分风流潇洒。

  张矩忙站起身,到阁子前相迎,见贵客从辉煌的甬道里信步而来,那眉眼经灯火晕染,显出了与平时不一样的和煦与温存。

  彼此拱手作揖,张矩殷勤地将人引进了酒阁子,阁内空空,没有旁人,赫连颂那英挺的眉宇微微挑动了下,回身笑道:“想必留台今日,是有话要同在下说了。”

  张矩道是,比了比手,“王爷请坐。”

  阁子里有细篾编制的垫子,过卖也揭开了冰鉴,微微的凉意贴地扩散开来,赫连颂一手搭着凭几坐下,复向张矩道:“留台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张矩“嗳”了声,转头吩咐门外上酒菜,一面道:“天热起来,王爷且凉快凉快,先不忙说事,咱们边吃边聊。”

  上好的玉液酒送上来,另摆上了一盘杏酪蒸羔及十来个小菜,过卖将银匙摆放在客人面前,又往蒸烂的羊肉上浇了杏仁糊,笑着说:“贵客尝尝,这是刚出笼的永州羔羊,比之一般的羔羊更鲜美。”

  张矩摆了摆手,让过卖退下,亲自替两人杯中斟了酒,一面客气地劝饮,“王爷请。”

  对面的人亦向他举起了杯,白净修长的指节上套着虎纹的赤金筒戒,倒让那不沾阳春水的手,显出另一种优雅与峥嵘并存的奇异之感来。

  对饮过后,张矩方道:“今日我有些唐突了,原本不该和王爷说这些的,但……确实是无可奈何,便斗胆,请王爷为我想想对策。”

  赫连颂对于张家人,一向好脾气,微微颔首道:“我与留台同朝为官,留台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是我帮得上忙的,一定尽力而为。”

  张矩道了谢,略顿了顿才道:“我家二娘……就是张律长女,在禁中做了十年女官,前几日衔恩放归,她父亲的入庙仪上,王爷曾见过她。原本一切都好好的,祖母也预备替她安排婚事了,可谁知……官家好像有意重新将她召回禁中,这么一来愁煞了家中太夫人,直说让我再想想办法。”语毕,大约发现自己过于直白了,忙又换了个委婉的说法,迂回道,“当然,能得官家垂青,是张家满门荣耀,这上京的官宦之家,哪一家不盼着这样的荣宠,但……二娘一心在祖母跟前尽孝,不敢领受官家厚爱,又苦于无法向官家陈情,这几日竟是愁得不知怎么才好。家下太夫人心疼孙女,昨日传我过去想办法,可王爷知道,我们为臣子的,又有什么置喙的余地呢。今日请王爷来,实属无奈之举,想求教王爷,是否有什么可行的法子,能够让官家打消念头?”

  其实他喋喋不休说了这么多,只差一句实话,就是求这位嗣王看在肃柔父亲的份上,能够替她斡旋斡旋。

  对面的赫连颂也不知听出其中深意没有,微垂的眼睫轻轻一颤,将酒盏放在面前的桌上,只道:“官家的心意,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留台在朝为官多年,知道官家的脾气。”

  张矩原先是带着一点期望的,可是听他这样回答,忽然就泄了气,不过不便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来,低头应承着:“是是……这个我自然知道。”

  对面的人高深地望了他一眼,略顿了顿才又道:“不过……我承着侍中的恩情,二娘子又是侍中长女,似乎不能袖手旁观。”

  此话一出,让对面原本已经有些萎顿的人,忽地又活了过来。

  张矩“啊”了声,“王爷是说……”

  赫连颂抿唇笑了笑,“留台王爷长王爷短地,太见外了,叫我介然吧。先前留台的话,我也思忖了再三,虽然侍中家小娘子对我颇有成见,但这样大事上,我却不能斤斤计较。不瞒留台,其实官家有此意,我早就知道了,我也曾提醒过二娘子,但二娘子因侍中的缘故,并不愿意对我多加理会。今日留台既然找上我,我也同留台交个底,想让官家改变主意,难如登天,若是有可能,尽早为二娘子觅一门亲事,这才是唯一可行的法子。”

  张矩愈发苦恼了,“家下太夫人就是这个意思,可前几日谏议大夫的话,满朝文武都听见了,如今哪里有人家,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如此……”赫连颂沉吟起来,“确实难办得很。”

  张矩怅然摇了摇头,“罢了,还是听天由命吧。”

  对面的人似乎也很困扰,凝眉考虑了好一会儿,最后提起酒壶,牵袖替张矩斟了一杯酒,慢吞吞说:“若是留台不反对,介然可以来解这燃眉之急。”

  第24章

  张矩起先还在嗟叹,到底保不住兄弟的长女,二娘似乎确实只有进宫一条路可走了,但乍然听见赫连颂口中说出这话来,怔愣过后简直有些难以置信。

  “什么?”他咽了口唾沫,急切地望向对面的人,“王爷刚才说什么?我一时耳背没听清,王爷是说……”

  对面的人含蓄地笑了笑,“我说这燃眉之急,在下可以试着解一解。只是,官家终究是帝王,这个办法究竟可不可行,我也不敢作担保,不过尽人事罢了,万一不成,还请留台不要怪罪。”

  张矩霎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匆匆道:“王爷这是哪里话,我们张家满门感激还来不及……”一会儿仰天一会儿俯地,简直连做都坐不住了,挺起身子忙来抓赫连颂的手,颤声道,“神天菩萨,王爷就是我们张家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张矩没齿难忘。”

  赫连颂还是淡淡笑着,何为君子如玉,在那张精致的脸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留台不必客气,二娘子并非留台的骨肉,但留台能为侄女如此尽心,介然深为佩服。”言罢比手,“留台请坐,坐下了好说话。”

  “好好好……”张矩坐回竹垫上,匀了口气端起酒盏,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唯有请人满饮。

  赫连颂捏着杯盏回敬,掩于桌下的右手,在袍裾上仔细擦了擦。

  “不过话虽如此……”他脸上慢慢浮起一个无奈的笑,“贵府上二娘子对我,似乎成见颇深,只怕我愿意尽心相帮,二娘子未必愿意接受。”

  张矩“嗳”了声,压手道:“这点王爷不必担心,我家二娘最是知礼,岂是那种分不清好赖的人。”说着顿下来,晦然望了赫连颂一眼,“我唯一担心的,是王爷会因此得罪官家,若是给王爷带来不便,那就是我们张家的罪过了。”

  对面的人略沉默了下,倒也不讳言,温吞颔首,“若官家果真一心要让二娘子入宫,我这样横刀夺爱,自然会引得官家不满。但官家是明君,纵然一时心里有疙瘩,时候一长便会转过弯来的。退一步讲……就算官家从此怨恨我,我也在所不惜,终究侍中当初是因我而死的,如今他的爱女遇上了难事,我就算豁出命去,也要还侍中当年的恩情。”

  如此一唱三叹的答复,让张矩的心情也不免跟着跌宕。

  这位嗣王,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啊!他心中暗想,如今这世道,明哲保身的人随处可见,恩将仇报的也不少,但他这样身份,能冒如此大险救肃柔于水火,就冲这份心,当年的恩怨也可以一笔勾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