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北岛来信第14节(1 / 2)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亭子外的一点月光,倒映在池塘里,一片闪烁流动的银光。她低头研究自己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亭子外有脚步声走来,她抬头看的时候,眼前已经多了一个人。

  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男子,瘦瘦高高,像一根竹竿,穿一身最正式的黑色礼服,下巴底下打着领结。她用力眯起眼,想在月光里看清那个人的脸,可惜现在看什么都有点重影,只看见一张十分年轻的脸。

  “水果宾治。”那人说。

  “什么?”她不明所以地问。

  “你喝的那杯是长岛冰茶。如果不会喝酒的话,下次别要长岛冰茶,可以要一杯水果宾治。”年轻人站在那里,双手插兜,低着头,眼睛里有两块光斑,似乎正在好奇地打量她

  第24章 孤岛和绿洲(3)

  她的脸本来就红, 现在感觉像火烧一样,不很友好地诘问:“你是谁?”

  那两块眼里的光斑闪了闪,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递给她一张纸巾, 扬了扬下巴示意她用纸巾擦鞋。她喜出望外, 说了声谢谢接过来,低头去擦鞋上的烂泥。头顶的声音又问:“你从福利院来?”

  呵呵,凭她这身格格不入的打扮, 是不是路人甲都猜得出她的来历。幸好他这样问, 否则她几乎忘掉自己的身份。她是来公关的, 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点头:“你好, 我叫艾微微。”

  “艾,微,微。”他重复她的名字,一字一顿。他的口齿清晰, 声音醇厚好听, 但有一种怪怪的腔调, 也不是港台口音, 更像不是在说中文,而是在说一种什么外国话。他问:“为什么你姓艾?”

  她支着晕乎乎的脑袋, 耐着性子解释:“我们福利院的孩子都是孤儿, 都姓艾。”

  他释然地点头。本着友好交谈的原则,她问:“那你呢?”

  “我?”他低头, 面带不屑地笑了笑。她的原意是问你叫啥,从哪里来, 不知他是不是误会了她的意思, 顿了顿, 垂着头回答:“我有很多亲戚,不过其实和你一样,就是个孤儿。”

  这回答未免太深奥,特别是此时,在她云里雾里,头晕脑胀的时候。她用餐巾纸使劲擦那只沾满烂泥的鞋,心里再次哀叹,完了,这可是借来的鞋,回去是一定要挨张院长的骂了。

  “拿来。”他在头顶说。

  “什么?”她莫名其妙地抬头问。

  他伸出手,下巴抬起指指远方:“鞋子拿来,我住在那边的院子里,帮你去水龙头下面洗一洗。”

  她略一犹豫,还是把鞋递过去。他接过鞋,转身晃出亭外去。

  不错,他走路样子不像是走路,倒有点象是根晃动的竹竿,不知是不是因为他个子高,又那样瘦。鞋子交递的时候,他的手掌拂过她的手背,很凉。

  深宅大院,寒风冷月,她一个人靠在亭子里等,脑袋痛得要裂开来。四周一片漆黑,她昏昏沉沉,也不知是等了多久,终于有杂乱的脚步声走来。她警醒过来睁大眼睛一看,并不是那个年轻人,而是张院长。

  “怎么躲在这儿?”张院长看见她松一口气,“找你很久了。”

  她万分抱歉:“喝了一杯冰茶,头有点晕。”

  张院长没来得及批评她,后面那位和张院长聊天的西装男子跟上来,看见她礼貌地笑:“找到就好了。”

  张院长叫西装男子廖先生,两人脸上均一幅事态严重的严肃神情。廖先生说:“实在是抱歉,本来要招待你们在这里留一晚上,现在董事长突然发病,估计无法和艾微微同学见面了。这样,车子安排好了,就在后门口,今天只好先送你们回去。”

  张院长连连点头,表示不耽误廖先生,立刻就可以动身。微微心里着急,因为脚上还少一只鞋,正想说能不能稍等片刻,那位季先生把一只鞋放在她面前的地上。

  就是她那只圆头黑皮鞋,烂泥已经没有了,鞋面上还是湿的。她愣了一刻,张院长催促她快走,她只好站起来跟着张院长和季先生离开。七折八拐,穿过林荫遮蔽月光的石板小路,季先生打开一扇月洞门,外面是又一座小院,四周一排矮房子,院子中间一汪小池塘,池塘边种着一棵参天大树。

  她慢下脚步打量四周,廖先生笑了笑解说:“咱们已经出了傅宅的后门,这里原来是傅氏私塾。汽车就等在门外面。”

  车果然就等在外面。后来她只记得她们坐车穿过颠簸的石板小巷,离开南岛,奔驰在被黑夜包围的跨海大桥上。外面是漆黑纵深的大海,什么也看不见,车里有暖气,熏得她不到几分钟就眼睛一闭,沉沉睡下去。这一路山高水远她全没有知觉,等她醒来已经在福利院的门口。

  后来张院长告诉她,捐款的事,只怕是不成了。

  说一点也不气馁那是骗人,但她也早就习惯,对生活不抱有任何奢望。她才十五岁,换作别的姑娘正是青春无敌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年纪,她却先学会不要失望,永远不要相信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这样才不会被挫折打败。

  她只是觉得内疚:“对不起,如果我没喝那杯冰茶就好了。”

  张院长长叹:“这事不怪你,怪你运气不好。傅董事长,就是坐在轮椅上的那个老人,后来过世了。”

  人生无常,她还记得那位老人的目光逡巡在人群中,最后落在她脸上的神情,似乎是探寻的,也许有几分惊讶,表面平静无波,又好像有暗涛汹涌。

  她又想起那天发生的诸多怪事,忍不住问张院长:“您和廖先生来找我的时候,路上有没有遇见什么人?”

  张院长略一思索回答:“没有啊。”

  她追问:“那他怎么会有我的鞋?”

  张院长说:“不知道,我们分头找了一段路,并没有一直在一起。”张院长反过来敲微微的脑袋,“这孩子,鞋丢在哪里,自己不知道吗?”

  她“啊”的一声低头避过,想了想,没有多解释。湖上月影,庭院深深,那天发生的事就像她做了一个浮光掠影般的梦。她曾经怀疑自已是不是遇见了鬼,那个像竹竿一样晃来晃去,说自己是孤儿的少年,是不是就是个孤独的鬼魂?可是也不像。每每回想那天的情景,她不太记得那人的眉眼,但清晰地记得他的手掌扫过她手背的感觉,干燥,微凉,但仍然是有温度的。

  大梦醒来,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什么也没有改变。那是个和她无法触及的世界,她回到福利院,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在原来的轨道上进行。直到那一年春节,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

  除夕的晚上,她帮张院长包饺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电视,守夜,送孩子们上床,直到半夜窗外还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睁眼醒来,外面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初升的太阳映照在白雪上亮得耀眼,路旁的积雪有一尺多高,院子里的冬青和花坛全部埋在雪堆里。孩子们一声欢呼,争先恐后跳下床去。她从窗口向外望,讶然看见玻璃窗外的窗台上放着一只盒子。

  浅蓝色的盒子,上面扎着蓝色的缎带。她打开窗户,在冷空气涌进来之前迅速把盒子拿进来。盒盖上只有薄薄的一层雪,她拭掉那层薄雪,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双白皮鞋,圆头,只有一点点坡跟,鞋面上点缀着一个蝴蝶结,精致漂亮。

  美丽也好奇地探过头来,并立刻得出了结论:“放在窗台上的?是哪个好心人捐给福利院的孩子们的吧?”

  看鞋的大小,并不是双童鞋。美丽率先抢过来要试一试。

  鞋子被美丽拿走,微微才看见盒子底里还有一张卡片,也是浅蓝色,上面用银粉画了一个荧光闪闪的月牙。打开卡片,有音乐传来,卡片上没有名字,只潦草地写了两行英文。上面那一行她看懂了,是“happy new year”,下面那一行更长,她那时候英文不好,没看明白。

  好奇的孩子们这时候都围过来,纷纷来翻看那张音乐卡片。美丽懊恼地把鞋塞回盒子里:“太小,我穿不下。也不知是给谁的,卡片上也没写名字。”

  最好奇的小姑娘艾奥运雀跃地拍手:“谁穿得下就是给谁的,微微姐快试试。”